【高端学术研讨会】深圳学术年会赴清华sigs论道“中外科技创新比较研究”—学术年会—深圳市社会科学网-凯发k8旗舰厅安卓版
日期:2023-11-24 来源:深圳特区报
11月18日-20日,“中外科技创新比较研究——科技自立自强之路论坛”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下称“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举办。会议期间,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在深揭牌,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与《深圳社会科学》编辑部正式签约共建“科技与社会”专栏。
揭牌仪式现场
签约仪式现场
本次论坛是第十五届深圳学术年会子项目,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指导下,由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社会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共同发起,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社会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承办,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综合史专业委员会和教育部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撑。
论坛从历史上的创新和国际比较与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工程伦理教育两大方面进行了为期三天的会议研讨。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海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通信学会、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华瑞集团等高校和机构的专家学者、科研人员、研究生等百余人参加会议。
第一单元会议现场
18日,会议第一单元“历史上的创新和国际比较”共涵盖21个报告,著名专家与中青年学者、科研人员围绕科技革命、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国际比较等议题展开了全面对话,包括从需求的角度对培植创新型企业的呼吁,从历史的角度对科技革命、科技创新史的回顾,从地域的角度对深圳科技创新政策演变的追溯和热带农业产业集群结构转型的论证,从创新的角度对科幻定义的重塑、技术细节的挖掘、科学家创新思想的梳理以及从比较的角度对中日基础研究创新不同组织化模式的探讨等。
工程伦理教育工作坊
19日,会议第二单元“工程伦理教育工作坊”举行,分为主题报告环节和交流研讨环节。工程教指委“工程伦理”课程建设专家组首席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李正风表示,以产教融合推进工程伦理教育是非常有特色的前沿话题,既需要交流并回应企业在工程伦理领域中的诉求,更需要产业界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工程伦理的教育和实践中。
主题报告环节,浙江大学丛杭青、清华大学赵劲松、港珠澳大桥管理局韦东庆、电子科技大学陈光宇、华润集团刘立栋、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李平、腾讯研究院胡晓萌等先后介绍了各自所在高校企业对于产教融合推动工程伦理教育的理念创新、实践经验,以及思考与展望等内容。在交流研讨环节,高校专家与行业专家围绕“行业企业资源参与工程伦理教育的现实途径及未来策略”“在工程伦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发挥校企协同作用”“如何与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构建工程伦理导学共同体”等议题展开讨论。
本次论坛另设有研究生专场,九位青年学子就各自的研究兴趣、研究问题以及研究进展同专家学者面对面,与会人员从不同角度对其选题展开讨论、指导。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深圳揭牌仪式,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与《深圳社会科学》编辑部共建“科技与社会”专栏签约仪式。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院长马岚,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成员、副院长、《深圳社会科学》主编杨建,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李正风、深圳执行主任王蒲生,北京大学教授周程和全国工程教指委秘书处主任连彦青出席活动。
论坛还组织了“开放包容 守正创新 打造具有深圳气派、先行示范力的人文社科交流平台——《深圳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工作坊”。
《中国科学技术史》主编张柏春、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周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审冯斌、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胡升华、《自然科学史研究》副主编孙烈、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高淑娟等国内出版界、期刊界、学术界专家学者,就《深圳社会科学》中的“科技与社会”专栏设置、专题策划、组稿约稿及作者队伍建设、编辑业务水平提升等问题,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人文社会科学部青年教师及《深圳社会科学》期刊编辑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在互动中,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武晓峰、清华大学深圳社会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王蒲生出席工作坊,并表达了对《深圳社会科学》未来发展的期望和祝福。
(学校供图)
见习编辑 薛锦瑜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李丽 通讯员 叶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