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真理 发展学术 服务社会
欢迎访问深圳市社会科学网 今天是

相对均质化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学术研究—深圳市社会科学网-凯发k8旗舰厅安卓版

 日期:2024-05-0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现代国家是在人人平等理念之上构建集体生活秩序的。对于差异性和同一性的追求贯穿于现代国家的建设之中。人类需要在差异性的基础上建构同一性,在集体的共同性中实现自身的个性需求。对于多民族国家而言,有效化解国家同一性与民族差异性之间的张力与冲突,既需要构建其内部的同一性,建设同一的集体生活制度和文化理想,也需要承认和尊重内部的差别和多样性,建设流动的族群边界与包容的社会结构,从而塑造各民族多元一体的生产与生活样态。多民族的现代国家建设,正是各个具有差异性的族群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集体生活秩序的过程,通过政治的结合与经济、文化的融合成为一个国族,形成超越各个族群多样性的国族认同,使国家认同与各民族的公共文化认同实现同构,以保证自身的稳定和连续性。因此,多民族国家需要通过包容差异的制度安排,建设开放、流动的社会结构,实现多种差异性的动态和谐,使各个民族与族群在相互尊重异质性基础上实现对同一国族的忠诚和认同。

  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而言,在承认相对异质性、尊重多样生活方式权利的基础上,通过相对均质化治理,公平对待每一个公民,是增强各族民众对国族共同体认同感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在差异性的基础上建设共同的道德理想和制度安排,打破各民族的空间分异与心理距离,维护社会的团结和凝聚力。

  第一,中华民族需要以“中华”为基础,为各族民众构建起同一的公共文化理想。国族是一种基于想象的共同体,需要内在的公共文化精神和价值共识来予以支撑。“中华”在古代中国有着适度、合理、文明、公正、恭敬、宽容、守礼等内涵,是中国的各个民族在历史上共享的价值理念和联结纽带,可以为我国各族民众提供共同行为的规范性期待。中华民族需要从历史的文化共同性出发,将“中华”观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建设超越各个族群的公共文化,使之成为差异性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同一性,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与精神信念。中华民族需要通过共同价值联结每个社会成员,形成指向公共利益的理性观念和价值取向,促成成员间的彼此忠诚与相互认同,提高国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第二,中华民族需要以个人权利平等理念为基础构建同一化的公共管理制度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现代社会中的平等应该是个人意义上的平等。中华民族应该成为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所有成员所拥有的权利应该是平等的、同质化的。中华民族需要在公民权利平等这一同一性理念之上对所属空间实施公平而有效的管理与服务。国家所制定的规范应平等适用于所有公民。领土范围内的所有公民应该得到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我国应维护公民个体的平等权利,消除社会中存在的排斥与不公平,消解区域、城乡、族群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分异,避免因资源分配造成族群间隔和社会心理疏离。

  第三,塑造各民族对公民身份的认同,推进我国公共生活的法治化和理性化。健康稳定的社会公共生活需要从平等的理性个体合作的角度理解社会秩序,使人能以平等的身份进入公共空间,能够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自我利益表达,从而推动各界民众的理性沟通与互相理解,增进社会融合。中华民族应以公民而非族群为基础性的社会身份,建设包容、平等、开放的公共生活,从而创造不同民族群体之间互动和共融的机会,使社会能在多元化和异质性的基础上实现集体生活的和谐有序。中华民族需要淡化民族身份,建设相互受益的有机社会结构,防止人们文化差异的固化和政治化,避免因文化差异形成隔离化的社会空间和相互敌视的民族情绪。

  第四,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风俗,推动各民族的互嵌融居。汉、满、蒙等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具有宗教、语言、习俗、体质、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国族的特点应该是公共管理的均质化与文化多样性的结合,将不同民族群体整合成结构关联、平等互动的整体,而不是消除内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中华民族应承认、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包容人们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族裔等差别,鼓励人们跨越不同文化单元和族群空间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推动不同民族间的平等交流和合作。国家应避免对族群身份进行认定,消解人们对族群界限的过度关注,打破异质性因素对彼此交往造成的壁垒,实现各个族群的相互融通。

  第五,推动各民族的共同富裕,消除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与内地之间的空间分异和经济距离。我国的共同富裕是包含着各族民众在内的所有民众的共同发展与繁荣,是在构建和谐、互助的社会关系,实现各民族普惠式的经济增长。边疆民族地区大都有大漠、高原、戈壁或山脉等的地理阻隔,交通不便,经济长期得不到快速发展。我国需要尊重市场和社会自身的运行规律,促进经济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市场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民族地区的内生性发展能力,改善边疆民族地区与内地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状况。我国的共同富裕建设需要探索激励性的制度安排,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跨境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激发民族地区各类市场要素的发展活力,实现各民族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中华民族的相对均质化治理是在尊重公民平等权利基础上的治理,是在塑造同一化的公共文化理想和集体生活制度,以公共性联结每个社会成员,使多种差异性在国家的集体生活中能够和谐并存,使多民族的集体生活得以可能。国族不是在消灭差异,不是在塑造完全同一的、同质的社会结构形态,而是在构建公共性的管理制度,创立具有同一性的公共文化,建构起尊重民众平等权利、包容差异的民族团结的生产路径。中华民族的相对均质化治理是公共管理的均质化与私人领域自主化、多样化的结合,是在推动民族间互嵌社会结构的形成,实现民族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与和谐共处。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北地区跨界民族的公共服务满意度及其对政治认同的影响研究”(19bzz034)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