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攀哲学社会科学新高峰—理论热点—深圳市社会科学网-凯发k8旗舰厅安卓版
日期:2024-05-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八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多次就哲学社会科学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
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发表8周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网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陈彦斌、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震、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杨洪涛等多位学者,共同探讨在当下如何更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网:新时代,您认为在您的研究领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同仁在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道路上形成了哪些新的成果、新突破?
陈众议: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发表8周年以来,“四个自信”越来越深入人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戮力同心、砥砺奋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就我国外国文学学科而言,西方化和历史虚无主义逐渐被中国化和历史唯物主义所取代,产生了一系列学术史和学科史著作。如《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等丛书,累计出版数十卷(册)。它们秉持从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思想,纵横捭阖,系统梳理了我国外国文学学科的来龙去脉和数十位(种)外国经典作家作品,为学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刘震:八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牢记嘱托,不畏艰辛、不辱使命,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作出自己的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领域都取得了一系列的新成果和新突破。如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编撰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世界传播通考》(第1-50卷)出版,组织撰写、收集、整理、考证170多年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脉络和情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了《中国民法典释评(十卷本)》,全书严格按照《民法典》的编章体例,对1260个民法典条文的核心要义、关联法条、立法背景以及司法适用问题予以深入阐释,承载着中国民法学界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阶段性努力和成果。北京大学出版了《中国出土青铜器全集(20卷本)》,其中收录先秦与汉代青铜器(不含铜镜)5000余件,很多都是首次公布。书中内容按省(区、市)编排,囊括了中国各个时期、地区的典型器类,呈现了中国青铜器产生与发展历程、区域差别等,为研究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基础资料、鉴定中国古代青铜器提供了可靠标尺。
陈彦斌:在经济学领域,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取得了重要进展,优秀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成果质量不断提高。其中,有两个标志性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广泛影响力。
第一个标志性成果是中国经济学教材。教育部首批重点建设中国经济学教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学》等9种。第二个标志性成果是定位于提炼并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紧扣中国经济问题导向,紧扣知识体系特性即知识提炼、知识教学、知识传播、知识的政策应用、知识更新迭代的《中国经济学研究手册》。
除此之外,国内重要的学术期刊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有效支撑。以经济学为例,《经济研究》等国内有代表性的经济学期刊主要开展了如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主题文章,不少期刊设立了“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专栏或专题。二是《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引领了期刊“破唯定量化”工作,学术期刊发文过度模型化和数学化的趋势正在逐渐扭转。三是围绕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和研究成立了大量的学术论坛和研讨会,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平台。
中国社会科学网:人工智能、数字化等新事物给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和新挑战,您认为学界应如何应对,如何利用它们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调查研究工作?
何德旭: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多场景,极大地推动了人工智能驱动的哲学社会科学理念和范式变革,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创造、学术研究、推广传播、吸收应用产生了革命性的深刻影响。在此背景下,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以积极、主动、开放的姿态拥抱人工智能,推动人工智能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与深度融合;必须及时跟进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发展,持续吸收人工智能新技术,借助人工智能强大的数据和算法,充分运用人工智能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的新工具、新方法和新手段,深化和拓展对重大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包括由人工智能引发的道德、伦理、规范、风险等问题的研究,更好地揭示人类社会运行规律、解决人类社会现实难题、描绘人类社会前进方向;必须深刻阐释人工智能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层机理和内在逻辑,理性研判人工智能助力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新趋势,为深化跨学科、多视角、集成式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性发展,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升人类认知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强大的动能。
杨洪涛:我以管理学领域为例进行说明。我认为,科技的发展给管理学乃至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中的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等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对相关人员的研究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学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这种变化:一是研究人员需要主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以便能够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研究中。二是科研机构需要组建由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组成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共同开展研究项目。这有助于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融合在一起,推动研究创新。三是促使科研人员在研究中的角色从“全程式”参与转变为“环节式”或“节点式”参与。例如,研究所需要的准备性工作和基础性任务可以交由人工智能完成,研究人员可以将精力更多投入创造性的科研活动中去。四是也需要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数字化带来的伦理和隐私问题,制定明确的伦理规范,确保研究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目前,国际力量进一步分化重组,世界进入动荡、变革与深度调整期。这种国际局势的变化为管理学提供了新的研究对象和问题,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这种变化:一是应推动管理学与其他领域的跨学科合作。通过这种合作,可以为复杂的全球问题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和凯发k8旗舰厅安卓版的解决方案。例如,企业管理相关学者可以与气候科学家合作,共同探讨如何通过进行清洁技术创新和树立企业环保责任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二是学者们不仅应培养全球视野,更需要结合中国管理思想,为国际管理理论和实践带来独特的视角和深度。例如,可以在教学和研究中将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如儒家的“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等,与现代管理理论相结合。通过案例研究展示这些理念如何在现代企业中应用,从而提出一种既古典又现代的管理模式。三是面对研究中的政治问题,学者要注重方法论的严谨以及研究过程的透明,增强研究的可信度。同时,组建包括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政治立场的研究团队,帮助识别和校正可能的偏见,增强研究的全面性和平衡性。
陈众议: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生成,我们尤其需要具有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为中国服务的大数据和大模型。陈众议认为,无论科学技术如何极速发展、迭代更替,它终究是人类的作品,具有人的基本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创造怎么样的数据库和大模型、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依然取决于不同群体和民族国家的价值观。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即使chatgpt可以创作小说、sora可以制作影视,但它们终究也是建立在大数据和大模型基础上的人为制作,既具有人类的某些共性,甚至一定程度的同构和共情,但归根结底仍然是人的创造,取决于这个或那个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诉求。这就好比古代史诗,即或主干相似,但不同的传唱者必然会有不同的变体。其中斑斓的地方色彩和个人表达犹如陶瓷工艺中的窑变,给出了不同人等的个性和特征。只要国家民族尚未消亡,那么呵护国家民族基本价值和审美诉求便毋庸置疑地成为衡量一切文艺作品的基本标准,无论用传统方法还是chatgpt、sora或cloude……
由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必须拥有自主的大数据和大模型,它们同人工智能的关系犹如灵魂与躯体,二者不可或缺。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无疑是平衡物我、道器、天人的重要力量。只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基本的操守,那么人工智能一定可以扬我所长、为我所用;否则,在机器人面前变成格朗古杰、卡冈都亚或庞大固埃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陈彦斌: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社会科学,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研究是根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一个逻辑严密的连贯过程,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方法论框架。使用人工智能来增强学者的研究能力是有益的,但不能代替学者的深入思考,也不能脱离上述问题为导向的方法论框架。人工智能在这三个环节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具有创新力和创造力的学者。
中国社会科学网:您认为未来,应从哪些方面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刘震: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大国博弈广度和烈度上升,全球问题与挑战日益严峻。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突破,更是标志着智能化科技革命的帷幕已被拉开。面对这些新机遇和新挑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回答“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题。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回答和解决国际局势变化、科技创新发展中涌现的大量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比如全球贸易和投资越来越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全球供应链分化迹象开始显现;又如人工智能等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带来了新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人工智能的高速迭代,引发的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的道德伦理问题等。其次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回望八年以来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但与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蓝图、提出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惟有矢志不渝、不懈努力,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来继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一是守正创新,“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不仅仅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实现时代性创新,也要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组织方式上实现形式创新,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有组织科研,突出国家政策导向,突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二是加强文明互鉴,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融通中外文化、增进文明交流中的独特作用,传播中国声音、中国理论、中国思想,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三是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的传播意识,加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成果的发布和宣传,如可以每年评选发布“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十大成果”,搭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学术交流发布平台,为各领域专家学者提供展现风采、激荡思想、汇聚智慧的广阔舞台。
陈众议: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因此,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特别是,要提升各个学科的自主知识体系的生态性。目前,有些学科的学术研究、教材编写、研究手册建设、实践运用存在相互割裂的问题,而且大部分学科的研究手册还处于缺失状态。有必要构建富有生态性的完整知识体系,以实现知识的持续生产、深入讨论、广泛认可、有效传承和创新发展。生态性的知识体系可以沉淀出高质量、有价值的知识,可以从根本上来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此外,还有三方面重要工作有待强化。一是,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可考虑在国家层面成立一个围绕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高水平、高层级、统一的统筹、设计、推广机构,加大统筹规划和推进力度。引导、组织不同分支学科交叉融合,打破割裂现状,形成逻辑自洽的统一整体,从而真正构建系统性的自主知识体系,打破既有知识体系面临的碎片化、分散化问题。二是,加快完善学术研究激励机制和评估评价机制。建立有利于理论创新的激励机制和人才评价体系。促使青年研究力量投入到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事业中,激发新一轮的理论创新浪潮。建立长效评估机制,对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进展进行定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动态调整研究重点和资源配置。三是,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国际认可度。要增强与国际顶尖研究者的对话和合作,积极用各种语言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成果,提升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何德旭:我认为,未来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最为重要的要素,还是创新,包括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这也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和着重点。缺少创新或者没有创新,都不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要针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原创能力还不强”的突出短板,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创新过程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要聚焦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遵循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思路,探寻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进而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
杨洪涛:从我个人的研究角度而言,在未来,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方面促进管理学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研究、实地调研等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理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是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二是注重创新与本土化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管理学的研究不应仅限于西方理论的翻译和应用,更应注重本土化研究和理论创新。必须注意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模式与其他国家不同,我们的企业管理也带有强烈的东方色彩。因此,研究中国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自己的凯发k8旗舰厅安卓版的解决方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模式和理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学说,真正建立起中国视角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是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方向。三是加强跨学科和跨领域的交流合作。管理学的发展需要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及其他领域的实践扩展。通过跨学科的交流合作,可以促进知识的综合和创新,解决复杂的管理问题,跨领域合作的拓展,学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案例,更深入地了解管理的现实挑战,均有助于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使理论研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是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四是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支撑,应加强管理学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管理环境,是推动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